数字赋能,让千年国宝“活”起来
来源: 河北日报  张博纳
2025-02-20 11:11:03
分享:

  河北博物院用数字珍宝游、数字创意书写台、数字虚拟修复等创新方式展示珍贵文物

  数字赋能,让千年国宝“活”起来

  “妈妈快看,这个小朋友在跟我说话呢!”2月16日,河北博物院南区二楼数字珍宝游文物互动体验区,7岁的张朵朵踮着脚尖,通过手势控制数字屏幕,进入了一个与文物互动的虚拟世界,只见屏幕中的宋磁州窑白釉黑彩童子蹴鞠纹枕上的孩童,站立起来,伸伸懒腰,邀请张朵朵为他发球。童子将球踢出去,屏幕瞬间“破碎”,童子赶忙向张朵朵道歉。“听到碎裂声时,我以为屏幕真碎了,吓了一跳!”张朵朵高兴地说。事实上屏幕不但没有碎裂,恢复如初后,还向她详细展示了很多文物知识。

  不但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大朋友们也似乎打开了虚拟世界的大门。通过AR技术,彩绘石散乐浮雕上的箜篌、筝、琵琶等乐器,再次奏响千年前的音符,游客如穿越时空隧道,置身“古代音乐会”现场;铜朱雀衔环杯上的朱雀,神秘面貌得以重现,它展翅星空,从遥远的过去翩然而来……

  “妙笔绘纹 瓷韵生辉”文化创意书写台则是精选了河北博物院精品瓷器进行“再创作”,从瓷器艺术美学的独特视角出发,设计了纹饰摹绘与AI绘纹两种体验模式。记者在现场看到,观众在数字屏幕上,通过选形、绘纹、留章、打印等手段,定制专属文创作品,再现文物历史风华。

  “我们运用最新数字技术,以‘溯史、识形、探艺、传承’为体验脉络,结合文物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打造了AI虚拟修复、纹样创意互动、数字文创开发以及游戏互动等丰富的沉浸式交互体验系统。”河北博物院数字资源部工作人员贾丽娜介绍,各种数字化呈现方式,给观众带来全面的感官享受,也让文物焕发出新活力。

  除了动手体验文物魅力外,在河北博物院还可以看文物“3D大片”。在4米多高的裸眼3D文物数字展示装置上,院藏十大珍贵国宝文物,通过数字技术,文物上原本静态的纹饰、隐秘细节等以更加生动的展示方式呈现出来,给观众带来强烈视觉震撼。错金铜博山炉的展示格外带人气,只见这件西汉“香薰机”造型十分精美,层峦叠嶂处云雾缭绕,如梦似幻,宛若仙境。“来河北博物院看‘3D大片’里的博山炉,与《哪吒之魔童闹海》中一片片莲花瓣组成的七色宝莲十分相似,不虚此行。”游客纷纷赞叹。

  河北博物院为游客提供多维度文物盛宴,使游客直观、生动、便捷地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打开河北博物院官方网站、微信小程序等,游客可以零距离对话上百件活起来的文物。古老的纹饰、精巧的结构、定格的奇珍异兽,引领人们走向历史深处。

  “我们通过‘云宣传+云展览+云服务’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传播体系,促进博物馆以藏品为中心向以观众为中心转变,打造教育、开放、共享、创新为一体的数智博物馆,以多元展示方式讲述文物故事。”河北博物院副院长王然表示,该院将加速推进智慧博物院发展,把数字化广泛应用于征集、保护、展陈、教育、传播等博物院发展要素中,逐步提升博物院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水平,通过增强院藏文物数字化保存、数字化展示、数字化传播,努力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
数字 文物 博物院 河北 国宝
责任编辑:张博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