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流量”变消费“增量”
来源: 河北日报  
2025-11-07 10:33:55
分享:

  在涞源华中温泉康养小镇,游客惬意享受休闲时光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内,专业运动员踩着雪板在专业跳台上进行滑雪训练;上庄乡王二小红色教育展馆里,前来参观的学生们凝神聆听红色故事……

  近年来,涞源县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优势,着力打造“文旅+”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发展局面。今年前三季度,涞源县旅游总花费、全县入境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2.3%、31.6%。

  “文旅+康养” 构筑全龄适配旅居新场景

  “我们从北京赶过来,每年都要在这里住上一阵子,爬爬山、泡泡温泉。”10月27日,来自北京的张阿姨和老伴在华中温泉康养小镇惬意享受休闲时光。退休三年来,她和家人已成为这里的常客,把小镇当作调节生活、颐养身心的“第二家园”。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健康生活,这不仅是消费趋势的转变,更是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涞源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温勇立说,该县依托白石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生态优势,凭借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与康养环境,吸引大量京津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享受慢生活。

  温泉药浴、健康理疗等服务,精准对接康养需求;特色农园采摘、亲子智慧研学等活动,丰富多元体验维度;便利的交通网络、完善的基础设施,不断筑牢服务保障……“康养产业不仅聚焦于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成为康养消费的主力军。”温勇立介绍,小镇围绕全龄段需求,推出温泉康养、文化体验、农业休闲等七大类产品,打破传统康养的年龄局限,精准对接不同年龄段的市场新需求,推动从单一康养向全龄段多元化康养转型。

  除了做强华中温泉康养小镇,涞源县还积极作为,推动当地村民将闲置宅基地与住宅资源转化为一批兼具地域特色与舒适度的高品质民宿和农家院。

  该县通过颁布《民宿、农家院改造提升实施方案》《民宿、农家院管理办法》等,促进农家院改造升级。重点打造“白石云汐”“荆山云宿”等系列优质民宿,以及“美丽草原我的家”“长城脚下是我家”“拒马河畔安新家”“白石山下安个家”等系列主题民宿,不仅盘活农村资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更实现品质化、特色化的旅居体验升级。目前,该县已建成高品质民宿和农家院209套,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民宿入住率达80%。

  “文旅+体育” 赛事赋能运动消费新生态

  “跳台专业、设施齐全,训练效率特别高!”10月28日,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内,来自云南、辽宁的青少年运动员踩着雪板,在专业跳台上进行滑雪专项训练。

  “为推动后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我们主动承接各类专业训练和体育赛事,让优质场馆资源持续释放价值。”涞源县冰雪办主任王磊指着远处的训练跳台说,这里的训练场地实现从初级到高级全覆盖,不管是滑雪爱好者还是备战大赛的运动员,都能找到适配的训练场地。

  依托场地资源的核心优势,涞源县已成为多项冰雪体育赛事的重要举办地和国内外冰雪队伍的“训练首选地”。今年,该基地先后接待俄罗斯国家跳台滑雪队、中国北欧两项国家队及20余支省级队伍。2024—2025赛季全国北欧两项冠军赛、2025年河北省青少年跳台滑雪锦标赛等赛事也相继在此举办,赛事影响力不断提升。

  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的蓬勃发展,正是该县深化“文旅+体育”产业融合的生动缩影。

  “我们抢抓‘跟着赛事去旅行’发展机遇,构建‘全年有活动、四季有赛事’的格局,推动体育流量持续转化为发展增量。”王磊说,近年来,该县通过主动对接国家、省、市体育部门,积极承办滑雪、自行车、越野、徒步等多项高水平体育赛事,在持续强化品牌升级、深化产业融合的进程中,不断丰富运动消费场景,让体育与文旅双向赋能、互促共赢。

  强化品牌升级,积极打造国家级体育旅游IP。该县精心策划“四季赛事”体系(春越野、夏徒步、秋骑行、冬冰雪),主动对接自行车、滑雪领域的各类赛事主体,先后举办“和美乡村”骑行、白石山登山比赛、太行100山径赛等赛事活动,并积极对接资源谋划举办重机骑士、山地越野赛(涞源站)等比赛,既满足不同人群体育消费需求,更成功打造出全年常态化的体育旅游IP。

  深化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涞源县以太行步道建设为核心纽带,串联沿线乡镇的美食特色资源,同步培育餐饮、住宿、露营等配套业态。在2025涞源七山·太行100山径赛中,推介小米粥、豆腐干、柴鸡蛋、枣云糕等本地特色农产品,直接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32万元,实现“体育引流、消费落地、商户增收”良性发展格局。

  该县还联合文旅企业开发体育赛事主题文创产品,推出户外运动装备租赁服务,发放“体育旅游消费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创新“赛事+赞助”合作模式,构建冠名权、赛道广告、衍生品授权等多层次合作体系,提升体育赛事运营实力,为相关产业搭建展示平台,实现赛事效益与产业发展互利共赢。

  “文旅+乡村全面振兴” 探索乡村文旅提升新路径

  “当年,王二小就是在这个地方,把敌人带进了我们的埋伏圈……”近日,在涞源县上庄乡的王二小红色教育展馆内,来自保定市的40余名少先队员专注聆听讲解员讲述英雄事迹。

  “涞源是革命老区,曾被命名为‘对敌斗争模范县’,红色底蕴深厚。”温勇立说,驿马岭阻击战、黄土岭战役、白求恩战地手术室等一批红色地标,成为开展红色教育、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坚实根基。

  “我们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需要通过创新的形式让更多人看见、听见,让红色基因真正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推动力。”涞源县上庄乡乡长王新成说。在这一理念指引下,王二小红色教育展馆通过积极引入VR、A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让红色历史从静态展示变为可互动的动态叙事。通过构建“企业专业讲解员+教师义务讲解员+学生假期讲解员”多元讲解队伍,让红色故事在不同视角诠释下更加丰满动人,真正“活”起来。

  文化“活”起来,产业也随之“火”起来。从宝贵的红色资源到蓬勃的乡村产业,涞源县以红色文旅为引擎,通过搭建新型消费场景、打造精品研学项目、壮大本土企业三大路径,全面推动“文旅+乡村全面振兴”深度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搭建新型消费场景,赋能乡村文旅提质升级。围绕游客“吃住行”需求,当地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体验。上庄乡建成1877平方米商业楼推进招商引资,并争取资金修缮350米村内道路,同步打造文化广场、高标准民宿、网红咖啡馆与图书馆,全面提升接待能力与消费品质。同时,在王二小红色教育展馆的非遗体验馆融入涞源剪纸、秸秆画等项目,让游客亲手参与窗花剪纸、秸秆画摆件创作,增强游客参与感与文化认同。

  打造精品研学项目,构建红色教育实践新高地。依托本地深厚红色资源,上庄乡系统整合王二小事迹、黄土岭战役等内容,打造主题鲜明、内容扎实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并引入中传文商旅(河北)有限公司开展专业化运营,设计开发主题研学路线。目前,王二小红色教育展馆已接待研学团队300余批,成为区域研学实践重要目的地。

  在壮大本土企业方面,涞源县通过引导新歌农业、玖兴农牧、桃木疙瘩、六业林果等一批本土企业,推动农业向休闲观光、沉浸体验、生态采摘等多元形态延伸,在实现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关键词
文旅 消费 涞源县
责任编辑:许晓星
TOP